-
齐泽克论《爱乐之城》:一种列宁主义的解读
关键字: 好莱坞电影爱乐之城爱乐之城男女主角音乐剧爱乐之城洛杉矶同性恋城市爱乐之城列宁主义在对达米恩·查泽雷的《爱乐之城》的政治正确的责备中,有一种因其十足的愚蠢而脱颖而出。这种批判认为,在一部发生在洛杉矶,一个同性恋人口显著的城市的电影中,竟然没有同性恋夫妇……那些抱怨好莱坞电影中对性和种族表现不够的政治正确的左派,为什么从来不抱怨(其中)对劳动者中下等阶级的大多数的巨大歪曲呢?只要我们时不时能看到男同性恋或女同性恋的角色出现,劳动者的不可见就没毛病了……
导演:达米恩·查泽雷
电影《爱乐之城》海报
我记得2009年伦敦举行的第一届关于共产主义之观念的会议上也发生过一件类似的事情。公众中有一些人抱怨与会者中只有一个人是女性,没有黑人也没有亚洲人——对此,巴丢评论说,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会对与会者中没有劳动者这个事实感到不安,特别是考虑到,会议的主题就是共产主义。
回到《爱乐之城》,我们应该记住,电影的开场描绘的,确切来说,正是成百上千名朝不保夕的和/或失业的劳动者到好莱坞去找有助于他们事业的工作的场景。而第一首歌(《又是一个艳阳天》)展示的,正是他们在高速公路堵车时载歌载舞地打发时光的样子。
米娅和塞巴斯蒂安也在其中,他们各自坐在他/她的车里,他们是即将取得成功的两个——是这群人中(显而易见)的例外。而且,从这个立场来看,他们的相爱(这将使他们取得成功)进入故事恰恰是为了使背景中成百上千即将失败的人的不可见变得模糊,使事情看起来就好像是,是他们的爱情(而非纯粹的运气)使他们变得特别而且注定成功。无情的竞争是这场游戏的名字,其间没有一丝团结的迹象(想想那无数次让米娅反复受辱的试镜吧)。
不奇怪,在我听到《爱乐之城》最著名的那首歌的头几行歌词(“星城,你是否只为我闪耀/星城,我看不到的还有那么多”)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很难抵抗这样的诱惑——把这样一个可以想象的最愚蠢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答复给哼唱回去:“不,我不只为你这样的充满野心的小资产阶级个体闪耀,我也为好莱坞那成千上万被剥削的、朝不保夕的劳动者——你看不到他们,他们也不会像你这样成功——闪耀,好给他们一些希望!”
电影《爱乐之城》剧照
米娅和塞巴斯蒂安开始恋爱并共同前行,但他们却因为成功的欲望而分开了:米娅想当演员,而塞巴斯蒂安则想当酒吧老板,在里面玩点真正的老爵士乐。
首先,塞巴斯蒂安加入了一个流行爵士乐队并开始巡演,接着,在第一次独角戏失败后,米娅离开了洛杉矶,回到了她的故乡石市。独自留在洛杉矶的塞巴斯蒂安接到一个看过米娅的戏并觉得不错的选秀导演打来的电话,邀请米娅去参加一个电影试镜。塞巴斯蒂安开车到石市并说服她回来。米娅只是被要求说一个试镜的故事,她开始唱关于她的婶婶——是她激励她投身表演的——故事。相信试镜成功的塞巴斯蒂安说,米娅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这个机会。他们宣称会永远相爱,却对他们的未来毫无把握。
五年后,米娅成了著名演员并和另一个人结了婚,还有了一个女儿。一天晚上,这对夫妇偶然走进一个爵士酒吧。注意到塞家标志的米娅意识到,塞巴斯蒂安终于开了他自己的酒吧。塞巴斯蒂安注意到人群中看起来不安而又懊悔的米娅,并开始演奏他们的爱情主题曲。这引发了一连串延展的梦境,其中,两人想象了如果他们成功地把关系维持下去会是怎样一番光景。最终,歌曲结束,米娅和她丈夫离开了。在走出酒吧之前,米娅和塞巴斯蒂安共享了最后一次会心的注视和微笑,为他们都实现的梦想而感到幸福。
正如许多批评家已经指出的那样,最后十分钟的奇想只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好莱坞的音乐剧版本:它表明在经典的好莱坞音乐剧中,这部故事将会以何种形式被讲述。这样一种解读肯定了这部电影的反身性:它在一部电影中把这——按与之相关的类型公式,这部电影应该怎样结尾——搬上了舞台。
《爱乐之城》显然是一部自反的电影,一部音乐剧类型的电影,但它独自运作:为享受和理解它,你不需要了解音乐剧的整个历史(就像巴赞写卓别林的《舞台生涯》,说它是一部关于老卓别林每况愈下的事业的自反的电影,但它也是独立的;为享受它,你不需要像川普那样知晓卓别林早年的事业那样)。有趣的是,我们越是进入这部电影,其中音乐剧也就越少,纯粹的(音乐)戏剧则更多——直到,最终,我们被扔进一部像幻想一样破灭的音乐剧。
电影《爱乐之城》剧照:酒吧相遇
除显然的,对其他音乐剧的指涉外,查泽尔还更加微妙地提到了桑德里奇的经典的由罗杰斯/阿斯泰出演的音乐怪诞喜剧《礼帽》(Top Hat, 1935)。
- 原标题:齐泽克论《爱乐之城》:一种列宁主义的解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深夜发声 评论 29“国内疫苗几乎是今天产,明天打,后天零库存” 评论 112不到48小时,巨头瓦解 评论 225特斯拉深夜道歉 评论 726中国考虑派维和部队?美国防部这回答… 评论 505最新闻 Hot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深夜发声
-
“中国不是奶牛,有人又想挤奶又想宰割”
-
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老舍之子舒乙逝世,享年86岁
-
“抢劫啦!德里抢我们邦的氧气罐”
-
普京发表国情咨文:警告某些国家不要越“红线”
-
抗议又起!“迈向正义”当天,15岁黑人少女被警察枪杀
-
印尼潜艇失联:德国制造,载有53人
-
“他疯了”
-
“普京先生,我邀请你到战火纷飞的顿巴斯会面”
-
“国内疫苗几乎是今天产,明天打,后天零库存”
-
默克尔接班人定了:曾拒绝排除华为5G
-
“中国在这个领域的主导地位,让拜登陷入两难”
-
连续画饼失败后,富士康将在美投资缩水80%以上
-
澳政府又出“幺蛾子”,欲收回中企在澳探矿权
-
又一领域,拜登要“追上并超越中国”
-
为了半导体,韩国舆论呼吁:赦免三星掌门人
-